【讀書筆記】研究所這條路,我還沒走完。

當政府官員為了因應人才缺口而堆出讓碩博士學位通貨膨脹的高等教育政策時,難道他們都不怕被草人插針嗎?取得碩博士學位的過程可能累積多深的怨念?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是第一次看書愈看愈害怕,明明就不是恐怖小說啊!事實的真相卻遠比虛構的故事可怕,而更令人恐懼的是正置身其中!?《研究所這條路》尚未讀完,想逃跑的念頭就蠢蠢欲動。

這並非第一次萌生退意。碩班之初,意外讀了《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Why doing a PhD is often a waste of time? 之後情緒複雜,究竟要不要繼續念博班?實在是左右為難。博士學位是學術研究的基本配備,但是每年有上百所知名學府授予數以千計的畢業生博士資格。目前美國每年博士產量已達六千四百餘人。因應高等教育之需求,在 1998 年到 2006 年之間 OECD 的國家,博士生產量增加了40%,即使面臨少子化的日本也有增加。[2] 除了因為高等教育與研究的實質需求外,大量產出博士是的另一個理由,博士生是具備高度的動機、廉價且可拋棄的優質勞動力。

綜合經濟學人的報導,博士生 ( 包含博後研究員 )的存在有助於大學的學術研究發展,但是大學卻不見得對其生涯規劃正面的幫助。

從現實的角度切入,每個人對學位都有不同的期望,就業卻是大多數人最大的考量。每個職位所要求的學經歷不盡相同,大學學歷通貨膨脹的時代,名校的碩博士學位顯然有加分的效果,但是付出的時間與精力與回饋相比卻不見得划算。( 研究工作辛苦無聊,沒有熱情或誘因難以維持。誰願意連續兩年都在討論粒子在亂流下的漂移狀況? ) 除了學歷,在就業市場經歷也是一大利基 ( 就像碩博士也要發表論文以累積點數 ) ;在資訊不對稱下,僱主對求職者的要求是否有跨大的情形也不得而知。明明是制式化的工作,卻要求面試者應具備研發職的大腦。何況就業就是開始回收教育成本了。從眾是件省力的事,但是盲從就可以稱上是愚蠢了。既然如此,為何繼續攻讀碩博士學位呢?對我而言,一來未能戒斷學術的癮;另一方面,即使學術工作的就業市場不甚樂觀,但是最差的情況就是現況。如果未來真的找不到學術或研發的職務,最差的選擇就是當 22K 的工程師罷了。

《研究所這條路》花費許多篇幅討論如何選擇學校和論文指導教授。書中的範例的結論是,好的學校和論文指導老師雖然不會帶學生上天堂,但是在辛苦且漫長的研究過程中,日子會好過一些。對我而言,博班學校和指導老師都是既定的事實。而碩班老師的照顧對比流傳於學校的各式傳說,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幸運。

大概《研究所這條路》的作者是美國人而且留在美國本土就讀研究所,所以對留學生所感受到的文化衝擊感受較難以體會且著墨不多。

就研究生而言,時間管理和自我監督的機制並不會因為國情不同而重大變革。對研究生而言,唯一不變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以取得學位。留學生活有別於觀光旅遊,當兩個不同的文化開始接觸時,留學生難以置身事外,衝突和調適就變得在所難免。

有別於其他國家,日本的大學院(研究所)的在櫻花飛舞的四月開學。此外,尋找指導教授以前,學生得將履歷送到各系所,然後由系所指派一位指導老師給學生。而被拒絕也不是一個人的決定,再投履歷到該系所其他老師的信箱,可想而知,也難有回音。

日本人很有禮貌,重視過程,但訊息傳達的方式卻很隱晦。如何面對大喇喇的外國留學生,與學習聽傾細膩的日本老師,這也許就是我和未來老闆都需要修煉之處了。

【別人的書評】
研究所這條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http://skygene.blogspot.tw/2013/10/getting-what-you-came-for.html

【留學日本經驗談】
搖擺狗部落格 http://musicveter.pixnet.net/blog/category/1408583
這部落格寫得豐富又不灑狗血



【參考書目】
[1]羅伯特.彼得斯 (2013)。《研究所這條路》。吳煒聲。出版社:所以文化
Robert L. Peters (April 11, 1997) 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Ph.D.
[2]The disposable academic (Dec 16th 2010) From the print edition: Christmas Specials

創用 CC 授權條款
Ng && Huang's cabinet Ng-san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筆記】改變世界的十七個方程式

【讀書筆記】我想開始去跑步